新聞中心
9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衛星互聯網企業九天微星方面獲悉,其研發制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市路南區正式開工。這是衛星互聯網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后,公司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
九天微星成立于2015年,定位為小衛星全產業鏈服務商。2018年,九天微星兩次發射共8顆衛星并全部成功運行,率先實現民營企業百公斤級衛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軌驗證,走通整星研制及在軌交付、天地一體化通信解決方案兩大主營業務流程。
九天微星方面表示,唐山衛星工廠將于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記者了解到,唐山衛星工廠引入AGV機器人和MES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等智能化軟硬件,可確保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情況下,靈活批量化生產50~500公斤級衛星。
此外,記者獲悉,除落地唐山的衛星工廠之外,在四川宜賓市政府支持下,九天微星正在宜賓籌建衛星載荷工廠。
事實上,近年來,各大公司布局衛星互聯網方興未艾,就連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計劃搶占“藍海”。2015年,Google投資SpaceX公司布局衛星互聯網;2019年,Amazon推出“Kuiper”全球衛星寬帶服務,計劃投入數十億美元發射3236顆衛星。除此之外,波音、空客、三星等公司都在積極地開展低軌通信衛星系統的研發工作。
企業在衛星互聯網領域頻頻布局,源于巨大的市場空間。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日前發布的2020年衛星產業年度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整體太空經濟增至366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了1.7%。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將衛星互聯網劃定為“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之一。業界認為,這標志著2020年成為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元年。同時商業航天發展的分水嶺因此形成,行業發展也從“游擊戰”轉為“陣地戰”。
衛星需求的增長必然帶來生產模式和產業鏈的變化。有衛星互聯網專家對記者表示,衛星批量化生產是衛星互聯網新基建的關鍵,針對我國衛星產能相對不足的現狀,衛星工廠模式是滿足行業剛需的必然選擇。衛星研制生產周期也將從傳統的30個月縮短到數周或數天時間。
每經記者 張虹蕾
9月15日 22:05:51-22:07:51 ,九天微星&36氪通過“瓢蟲一號”衛星發射出一封來自氪星的密電,上演了一場科技而浪漫的星河閃爍。
2020年9月1日,對于九天微星,對于國內民營衛星制造企業來說,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日子。在這一天,九天微星衛星研發制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市路南區城南經濟開發區正式奠基。這是衛星互聯網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后,首個落地建設民營衛星制造工廠,也有幸成為河北省重點工程之一。
2022年8月18日,由濟南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22年空天信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盛大啟幕!本次高峰論壇以“空天賦能 智創未來”為主題,旨在展示空天信息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搭建產業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推動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7月19日,青島市市南區王鋒書記一行蒞臨九天微星指導工作。九天微星董事長謝濤,九天微星合伙人兼總裁小鹿林子,九天微星衛星總師雪亞林,九天微星總師于洋,九天微星副總裁郭欣,九天微星副總裁趙亮等公司高層領導全程陪同參觀。
6月29日,泉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輝,泉州半導體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洪武強等領導一行蒞臨九天微星考察交流。九天微星總裁兼九天未來副董事長小鹿林子,九天微星副總裁王佳偉等公司高層領導全程陪同。
中國信息通信行業在信息基礎設施區域布局、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和產業生態、行業管理能力、網絡安全和應急保障四個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這也將是“十四五”時期信息通信行業著力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方向。
謝濤:首先要“活下去”;其次則是把“一縱一橫”產業布局做實。
當前五年,是衛星互聯網的基建階段。我們希望能夠像華為一樣,成為產業鏈的核心供應商。
5G已至,6G并不遙遠。我們希望與中國商業航天的伙伴們一道,用劃時代的衛星硬科技創新,塑造更加智慧美好的人類未來。
商業航天想要走得更遠,需要產業各環節切換到客戶思維。